top of page

music theory

劉思涵

ABOUT 關於

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(Royal Birmingham Conservatoire)作曲榮譽學士畢業,後前往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(Berklee College of Music, Valencia)研讀電影多媒體配樂,並獲作曲配樂碩士學位。研究內容涵蓋影像與視覺的音樂創作、分析曲目的組成多樣性及音樂教育。

 

在伯克利音樂院期間,多次與管弦樂團、室內樂團、音樂家合作各式錄音企劃,並結合指揮、管弦樂團錄音、後期pro tools混音等專長,完成各式配樂及古典樂作品。2022年畢業後回台,積極參與各項商業配樂,如:遊戲配樂等等

 

教學生動有趣,擅長引導學生思考,搭配詳細的自編教材、歷屆題庫統整,完整且扎實的幫助學生準備升學考試、皇家檢定樂理考級,培養更好的音樂體驗與洞悉能力。

在德布西音樂藝術中心教授音樂理論、樂曲解析、作曲、啟蒙鋼琴等實體與線上課程。

劉思涵老師

EDUCATION  學歷

▪︎ 伯克利音樂院(Berklee College of Music, Valencia)

▪︎ 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(Royal Birmingham Conservatoire)

▪︎ 國立臺中二中音樂班

▪︎ 國立臺中雙十國中音樂班

​EXPERIENCEee經歷

2018 ▪︎ Birmingham Orchestra of the Swan 世界首演 Earthly Things

2018 ▪︎ Birmingham Contemporary Music Group 音樂營助教 

2019 ▪︎ 榮獲約翰梅爾Johnathan Mayer 作曲獎

2020  ▪︎ So-net Octave Music 八度音創音樂製作公司旗下作曲人

2020  ▪︎ Sandy’s Music studio 輔導學生通過英國皇家樂理檢定五級和以上,鋼琴啟蒙老師

2020  ▪︎ 作品參與 Birmingham Contemporary Music Group 新音樂研討會

2022 ▪︎ 倫敦Air Studio 電影配樂錄製 

PORTFOLIO CATALOG 作品目錄

2018 ▪︎ Loch Fairies - water& glockenspiel duet

新音樂作品發表於Birmingham

Water bowl: Hannah Liu

Glockenspiel: Rosie Tee

2018 ▪︎ Harvest Festival - chamber music

 伯明罕當代音樂室內樂團合作企劃

 創作期間接受大師班 Gabriel Prokofiev指導

 Flutist: Marie-Christine Zupancic, Clarinetist: Mark O'Brien

 Violinist: Kate Suthers, Cellist: Ulrich Heinen

 Pianist: Malcolm Wilson

〈Earthly Things〉 orchestral music

 伯明罕Orchestra of the Swan 樂團合作企劃

 由伯明罕專業室內管絃樂團(所屬唱片公司Naxos Records) 與皇家伯明

 罕音樂院作曲合作企劃在音樂院Bradshaw Hall 首演,由知名單簧管 

 Michael Collins演奏家指揮。

 英格蘭米德蘭古典音樂樂評Christopher Morley寫道:

 ”... An attractive piece proudly indebted to Copland's similarly

 fundamental Appalachian Spring, and generously rendered here by this

 charming orchestra."

2019 ▪︎〈Paella Party〉 室內樂管弦樂團配樂 film music

 伯克利音樂學院錄音企劃

 由布達佩斯藝術交響樂團演奏,遠端與Berklee音樂學院錄音,親自後

 製完成。

2020 ▪︎〈ILLUSION〉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

 伯克利音樂學院錄音企劃

 親自指揮,由瓦倫西亞歌劇院弦樂室內樂團演奏,在瓦倫西亞藝術文

 化館Magistral廳錄製並後製使用Pro Tools 混音母帶

2020-2022 ▪︎《Fonso》(馮索)2D動畫配樂 film music

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企劃製作

並於2022年在英國倫敦AIR studios 與管弦樂團錄製

「創作和音樂應該要發自個人內心,享受音樂的交流,而不是比較。」

#多元融合的學習背景

​畢業於西班牙校區的伯克利音樂院,美式的教學體系與南歐當地風土民情的結合,讓劉思涵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,吸納多元的音樂養分,既有美國的開放自由、歐洲的嚴謹內斂,更不乏西班牙的熱情奔放。這樣的學習環境拓展了視野與見聞,也豐富了對音樂創作的想法。

 

#不被看見的主角

從古典鋼琴轉往主修理論作曲與配樂設計,對創作的渴望在召喚著他。
劉思涵說,配樂並不是附屬於影像或劇情、用於襯托氛圍的配角,而是同台共演、不被看見的另一位主角,兩者必須相互配合,才能完整視覺與聽覺的享受。

 

#給有升學需求的孩子

開設專班指導有升學考試需求的學生,出身音樂班體系的劉思涵深知樂理知識的重要性。必須耐心培養良好的基礎,尤其是樂理視唱聽寫,得要花時間訓練聽力與認知,更不用說其他需要背誦與記憶的科目。一對一的課程能夠針對弱點加強,幫助學生填上心目中的理想學校。

 

#​樂理也可以很好玩

音樂理論就如同字母一般,是學習音樂語言的開始。透過學習樂理,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作曲家創作的意圖和背景,在演奏時更能貼切表達出曲子的情感與故事。透過豐富的自編教材與結合互動軟體的教學方式,劉思涵將教室變成遊樂場,樂理課也可以很好玩!

Video 演奏影片

bottom of page